立即注册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荆门 活动
查看: 905|回复: 0

[街头巷尾] 荆门市看守所的仨“老李”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81

回帖

3万

积分

注册时间
2016-10-31
最后登录
2024-5-15
荆币
21573
回帖
81

实名认证微信认证社区元老忠实会员社区居民

发表于 2017-11-18 14:23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地址:湖北荆门
    四周是高墙、电网、岗哨,壁垒森严的看守所,对于普通市民来说,这是个神秘而陌生的地方。但对于身在其中的监管民警来说,默默无闻、“枯燥乏味”则是监管工作的真实写照。

  不同于其他工作岗位,监管民警每一次上班,都必须坚持值守,中途不能“脱岗”。 在荆门市看守所,50岁以上的监管民警达三分之一以上比例,有3位“老李”都临近退休,他们也必须上岗“战斗”到最后一天。

  李德举:特殊“园丁”“灌溉”监所文化

  从2003年调至市看守所任教导员至今,李德举一直工作在管教一线。他常说,监管就是特殊的“学校”,管教就是特殊的“园丁”。每当看到在押人员真心改过、诚心悔改时,他总能从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。经他管教的在押人员达300多人,重刑犯15人,无一起安全事故。

  2006年3月,市看守所搬迁到现址,为创新监所管理,筑牢教育阵地,李德举提出了加大监所文化建设的观点。“德不善则弊显,行不俭则祸生。”“恩惠利诱心不动,自守清廉细微中。”行走在市看守所,不论是监室、走廊、办公区还是食堂,映入眼帘的是形式多样、琳琅满目的文化板报、橱窗、宣传画。

  2006年,李德举组织创办的《监所报》,不仅为在押人员打开了学法、知法、懂法的窗口,还成为他们吐露心声、交流体会、知错悔罪的感悟平台。十余年来,《监所报》已改版为《新希望》,报纸由过去的月报变为现在的半月一期,黑白版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彩色版;版面内容从过去单一发表在押人员学习体会文章,变成如今的动态信息与知识传播窗口。出版至今的500多期《新希望》,为管教民警提供一个交流管理经验、实现双向沟通载体的同时,也为全所加强依法管理、规范管理、人性化管理,落实“五化”建设标准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  增设兵乓球桌、每月一次主题演讲比赛、最佳黑板报评比、“文明监室”流动红旗评选……评先的奖品是加餐小火锅、日记本等,丰富实用,活动也得到在押人员的积极参与。图书室里,备好了计算机、英语、烹饪、汽车修理、种养植等实用书籍,帮助在押人员掌握一门谋生之技,待走上社会后重赴新生。

  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在李德举的坚持下,市看守所的监所文化建设深具特色,有力推动着监所的全面工作。目前,市看守所已实现连续18年来安全无事故,连续8年被公安部评定为“二级看守所”。

  尽管明年初即将退休,李德举珍惜着这最后几个月的工作时间,早早来,最迟走,值班、办报、解说等工作一样不落下。

  李本勋:“磨嘴皮子”的业务技能

  “谢谢你!”毒贩张某被执行死刑的那一天,法警将他从看守所带走,当与正在交接班的李本勋擦肩而过时,这句再平常不过的敬语成了万某最后的交代。7个月的相处浓缩成的这一句感谢,让李本勋听起来五味杂陈,有感动也有惋惜。

  时年已58岁的李本勋,干过刑侦,也当过片警、治安警,2009年调到市看守所成为一名管教民警。在他看来,管教民警要当在押人员的老师,引导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;要当在押人员的朋友,能够用心倾听他们心声,拨开他们心里的迷雾;也要当在押人员的亲人,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因为在高墙内,自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。 这种多元的身份,意味着李本勋要付出更多的心思。

  身为管教民警,做的最多的便是“磨嘴皮子”。为了打开杀人犯王某的心结,李本勋日复一日的和他谈了4个月,至今记忆深刻。

  2013年,王某制造了轰动一时的“漳河沉尸案”,关押到看守所后情绪极不稳定,对公安机关心存怨恨,成了在监室里惹是生非的“刺儿头”。王某纳入了李本勋重点关注的对象,“重刑犯一直都是我们最挂心的对象,他们因为对未来不抱有希望,很可能会作出过激的举动。”

  4个月里,李本勋几乎每天都要找王某谈心,得知王某生病,按时递药送水、嘘寒问暖。点滴的关怀汇聚成丝丝感动,最终融化了王某内心的“坚冰”。放下抵触心理的王某开始真心悔罪。7个月后,王某执行死刑前仍与李本勋倾心交谈。那一次,他们像一对朋友,家长里短聊了很多。

  管教工作压力大、风险高、责任重,容不得半点差池。年龄的增长也给李本勋的身体带来多种疾病,但在市看守所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,他从未以此为借口“踏软拐”,始终保持着最佳工作状态。

  李书奇:站好最后一班岗,不留遗憾

  2013年,54岁的李书奇从屈家岭公安分局政治处主任的岗位,调至市看守所工作。从领导岗位到非领导岗位,从相对轻松的政工岗位到压力更重的监管岗位,这无疑是一个全新课题,李书奇却积极而主动的适应着这一切。

  在市看守所,李书奇先后从事管教、巡视工作。接收在押人员、组织对在押人员进行体检、对在押人员进行提审……李书奇的工作多是程序性工作,更要多几分细心,马虎不得。别看是在封闭的监所里,上班时李书奇需要来回奔走,一天下来行走步数轻松过万步。

  40年的警龄,李书奇对工作可谓是“轻车熟路”,但他却始终抱着谦虚的心态向别人学习。“同事中部队转业干部多,他们比我更积极、主动地学习,适应工作新要求。而我,需要学习的更多。”

  “枯燥乏味”是监管工作的真实写照。李书奇的家人远在福建泉州,当他的家人在欢度假日周末时,他在监所内巡视;当女儿生双胞胎需要他陪护时,他却陪伴着生病的在押人员。面对女儿“提前退休,一家团聚”的请求,李书奇慎重考虑后选择说服家人,请来保姆帮助照顾女儿,自己却坚守岗位。他说,“我从18岁参加工作,对警察这一岗位有着深厚的感情。想要对自己的工作画一个圆满的句号,想站好最后一班岗,想不留遗憾。”

  监管工作,看似平凡普通,其实蕴含着智慧,需要管教民警时刻掌握在押人员的心理动态,对生活陷入困难的在押人员以温情帮助,对恶意不服管教的人员以严厉惩处,恩威并重做好管教工作。只因与贩毒人员赵某的婆家是同一个地方人,在赵某被关押押的4年里,李书奇多了一份老乡的责任。在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中,李书奇时刻坚守着安全与责任,撒播着耐心与温暖。(邓琳 吴迪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