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注册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荆门 活动
查看: 692|回复: 0

[荆门新闻] 毛李,打造全国再生稻第一镇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81

回帖

3万

积分

注册时间
2016-10-31
最后登录
2024-6-16
荆币
21781
回帖
81

实名认证微信认证社区元老忠实会员社区居民

发表于 2018-11-7 13:58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地址:湖北荆门
1.jpg


  深秋的毛李,一派丰收的景象。


2.jpg




  再生稻米质优、口感佳,深受大家喜爱。


3.jpg


  机械为抢收再生稻助力。


4.jpg


  经收割机分离的稻谷一瞬间就堆成了小山。


5.jpg


  村民将刚收获的谷子装袋。


6.jpg


  村民把装袋的谷子运送回家。


7.jpg


  家家户户稻场上都晒满再生稻谷。


  10月31日,在沙洋县毛李镇叶湾村的稻田里,一片片黄橙橙的稻谷随着秋风泛起金波;一台台收割机唱着欢歌,来回穿梭,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“怀中”;田梗上,七八位农民忙把刚收获的稻谷装进袋子。记者看到,农民们被太阳晒得发黑的脸上印着笑容,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悦。

  在记者的记忆中,这个季节水稻早已收割完毕。为什么毛李镇农民还有稻谷收割呢?

  “这就是再生稻,种一茬收两季。”毛李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李旭东现场拨开田里的水稻,指着水稻的底部,展示给记者看,“这是再生稻的第二茬,是在割过的稻桩上长的谷子,有的稻长出来了,有的稻没有长出来。”

  记者看到,再生稻第二茬是在稻桩上重新发苗、长穗而成。与双季水稻不同,再生稻是种一茬收获两季,是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,采用一定的栽培措施,使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迅速萌发成苗,进而抽穗成熟的稻作类型。它具有省工、省种、省肥、米质好、口感佳等优点。

  “不仅是你一时难以相信,上周来了位大学教授当时也不信。”毛李镇农办主任宋永忠告诉记者。上周日(10月28日),长江大学一位教授来村里看到长势如此好、又密又整齐的水稻,也不相信是再生稻,后来宋永忠把水稻的底部拨开给教授看,他才信了,直夸毛李的再生稻长得好。

  位于沙洋县东南端的毛李镇,地处江汉平原,素有“五湖之镇”的美誉。由于水源充沛、灌溉便利,毛李镇的再生稻种出了名。

  据了解,从2012年起,毛李镇立足于调结构、转方式,把再生稻作为推进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,倾力打造以毛李村、长湖村为主的再生稻示范基地。2013年,顺应再生稻发展的迅猛势头,毛李镇先后邀请了中科院院士谢华安、省市多位农技专家反复选种,选定6个示范片进行示范推广,当年种植面积发展到6000亩,最高单产达1000斤以上,第一茬亩产2000斤,再生稻平均亩产800斤。2014年,在毛李村、长湖村等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下,毛李镇再生稻种植迅速覆盖全镇。

  2015年,全省再生稻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毛李镇召开。该镇再生稻种植技术被全省推广,吸引了湖南、江西等地一批批种植大户纷纷前来取经。

  2018年,该镇再生稻种植面积达7.5万亩,以武大天源公司天两优616、丰两优香1号品种为主,形成以长湖、叶湾、毛李、江新、双店等村为核心的万亩连片轮作区。在该镇24个村(居)委会8000户农户中,大约有6500户种植了再生稻。再生稻已成为该镇粮食增产、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。

  “我家种有23亩再生稻,目前已收了十几亩,由于今年气温条件好、技术好,产量比去年高,1000平方米面积产量大约1300斤。”10月31日,叶湾村4组村民赵万华兴奋地对记者说,今年他家种的再生稻喜获丰收,期待卖个好价钱。

  再生稻种得好、品质佳,如何才能销得好?毛李镇委书记汤祖泉说,目前正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、种植大户、兴叶再生稻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参与推进产业化开发,下一步将积极申办农产品地理标志、绿色食品标志,大力推进再生稻推广示范项目建设,做大做强毛李“荆再”再生稻品牌,带领老百姓走上高效、生态农业之路,着力把毛李镇打造为全国再生稻第一镇。(记者 张洪 方丽荣 实习生 张兆宇 通讯员 汪国强 图/文)(来源:荆门日报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